顶部icon
邀请函丨诚邀参加2021国际泥炭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国际泥炭博览会
- 发布时间:2021-04-01 16:54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
邀请函丨诚邀参加2021国际泥炭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国际泥炭博览会
【概要描述】
- 发布时间:2021-04-01 16:54
邀
Invitation
期待您
的莅临
请
函
组织架构
主办单位:
支持单位:
协办单位:
承办单位:
活动主题:泥炭助力中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
主要议题
-
农业部官员:泥炭基质、泥炭土壤调理剂、泥炭有机肥登记政策与建议 -
海关专业人士:我国近年海关进口泥炭、椰糠、木纤维数据趋势分析 -
领军育苗公司:工厂化蔬菜育苗的基质使用技术分享 -
领军蔬菜公司:蔬菜基质栽培模式、市场业态及其产投分析 -
领军草莓企业:草莓基质与草莓高架栽培技术分享 -
领军蓝莓企业:蓝莓基质栽培的基质选择、管理和建议 -
泥炭土壤调理剂企业:泥炭土壤调理剂用于棚室退化污染土壤改良修复案例分享 -
专业泥炭基质企业:基质加工设备、工艺、标准与包装 -
专业泥炭肥料企业:泥炭功能肥制备与应用案例分享 -
工信部标准主编专家:《泥炭基质》标准解读与基质质量控制
第二届中国国际泥炭博览会
展览范围
国产进口泥炭、椰糠、木纤维、蛭石、珍珠岩、稻壳、粘土矿物、润湿剂、缓释肥料等原料;各类基质、土壤调理剂、功能肥料等泥炭产品;泥炭产品加工设备、泥炭产品使用设备;泥炭产品包装材料、基质栽培设备等。
会议形式
专题报告、技术分享、听众对话、信息发布、产品展销、现场参观相结合。
报告征集
REGISTERED
即刻起报名参会享早鸟优惠价
会务费含注册费、会议晚宴、会议餐食、茶歇饮食。住宿自理。
考察费300元,含车费、午餐
会务组邮箱:sales@hortichina.cn
会议公众号:亚洲园艺博览会、中国泥炭
(以上内容由上海万耀华科展览有限公司/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委员会保留最终解释权)
以“会”+“展”,学术贸易双重盛会
专题报告、技术分享、听众对话、信息发布、产品展销、现场参观相结等多样的活动形式,最大程度扩大企业参与效果。来自海内外专家传达行业最新动态,企业分享最新产品及应用,学术及贸易氛围浓厚,短短几日,与会者都纷纷表示收获颇丰,期待在2021年与行业内人士再次相聚、交流。我们主张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,供展商、参会代表、贸易买家、专家、媒体等自由展示,真诚交流,共同推动泥炭产业向前发展。
活动日程
2021.9.15 会议报到、参观博览会
2021.9.16 研讨会
2021.9.17 现场参观
同期精彩
-
2021亚洲园艺及蔬果技术博览会 -
2021亚洲农业与食品产业博览会 -
2021第二届中国国际泥炭博览会 -
荷兰设施园艺技术论坛 -
以色列现代精准化农业技术论坛 -
植物工厂生产技术研讨会 -
现代种苗生产技术论坛 -
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
赞助征集
2019精彩回顾
“我认为这是一个层次很高的研讨会和博览会,主办方准备地非常充分!”
——来自参会代表与展商Joint-stock company Vyatkatorf(俄罗斯)
“我要对我们在中国的所有朋友和合作伙伴表示感谢!这星期真是太棒了!非常感谢孟教授邀请我们并组织了国际研讨会和展览会!希望在下届研讨会与博览会上与大家在中国见面!我们将共同成长!”
——来自参会代表与展商ETEPEK LTD(拉脱维亚)
“圆满结束,完美收官,收获多多,受益匪浅。”
——来自参会代表与展商B-WOOD(中国)
“这将变成一段很棒的回忆,和朋友、商业上的伙伴们在一起度过这几天感觉不错!”
——来自参会代表HORTIMED SIA(拉脱维亚)
#中国泥炭市场观察#
"就产量而言,中国可以被认为是世界园艺生产的领导者。中国种植者正慢慢开始模仿欧洲一些著名国家农业实践,基质栽培逐渐引起了相关产业的重视。因此,中国的家需求也在由此而不断增增长。"
Guus van Berckel
国际泥炭地学会第一副主席、荷兰泥炭学会主席
#为了未来的基质栽培#
“预计未来30 年全球基质用量特别是在亚洲和中国的基质用量将显著增长。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,基质栽培可以为更精确利用水和肥,可以使做出产量提高1-3 倍,加快作物生长速度15,控制土壤病害,提高作物生长速度提高5- 50%。栽培基质还可以减少谁用量50%,减少养分用量60%,这些优势不仅有利于降低种植者成本,也根源上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。”
C. Blok, B. Eveleens1, A. van Winkel
瓦赫宁根大学与温室园艺研究中心
#纯基质栽培
实现蓝莓全年生产模式#
"随着蓝莓先进种植技术的引入,从露地栽培发展到纯基质栽培。目前在云南、四川等省利用当地冬季温暖气候,开始发展蓝莓纯基质栽培,配合智能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,使得蓝莓在第二年就达到丰产期,公顷产量达到15000-22500 公斤,实现蓝莓全年生产模式。"
董顺文
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
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
四川农业大学
(点击下方图片获取更多资讯) ☟
﹀
﹀
﹀
THE
END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联系我们
销售经理 | 马野 先生
销售经理 | 王慧 女士
项目经理 | 张杨 女士
项目总监 | 张梦炎 女士
底部icon
CopyRight © 2020 上海万耀华科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09049270号-31